「金屬的溫潤光澤,總能悄悄烙印下時光的溫度」
在眾多材質中,14K金與18K金以完美的純度與質感,成為日常佩戴的理想之選。它們融合了黃金的典雅與實用的耐久性,每一抹光澤都散發著對生活美感的細緻詮釋。讓我們一起探索14K與18K金,感受那份溫柔光芒,陪伴你的每一天。 

為什麼會有不同的K金,常見的K金有哪幾種?

純黃金(24K或999金)因質地柔軟,容易變形,因此在珠寶製作上較為困難,也不夠耐用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古代工匠會在純金中加入少量的銅、銀、鋅等金屬,以提升黃金的硬度與耐久性,使珠寶作品更加精緻且適合長期佩戴。

根據不同的合金比例,常見的K金種類包括:

  • 24K金:純度99%以上,屬於純黃金,質地柔軟,易變形,常用於投資或收藏。
  • 18K金:含有75%的純金,另外25%由銅、銀等金屬構成,可產生多種色調,常見於高端珠寶。
  • 14K金:純金含量為58.5%,硬度較高,適合日常配戴,且價格較為親民。
  • 10K金:純金含量為41.7%,硬度更高,金色較淡,多用於經濟型珠寶。
  • 9K金:純金含量為37.5%,金屬比例較高,色澤偏暗,常見於平價珠寶中。

其中,特別是18K金,因為金屬比例的不同,能展現出各式各樣的顏色,如黃金色、玫瑰金色或白金色等,帶來更多樣化的設計選擇。

常見的K金顏色如下:

  • 黃K金:溫暖明亮的黃色貴金屬合金,由黃金與銅、銀調配而成。
  • 白K金:帶有光澤感的白色貴金屬合金,由黃金加入鈀、銀等金屬製成。
  • 玫瑰金:散發柔和粉紅光澤的紅色貴金屬合金,由黃金與較高比例的銅、少量銀調配而成。
  • 槍色K金:展現深灰或黑色光澤的貴金屬合金,黃金中加入鈀、銠或其他元素調配而成。

鍍金 GP (Gold Plated) 與包金 GF (Gold Filled) 比較

鍍金 GP (Gold Plated):

電鍍是一種通過電解原理,將一層薄薄的金屬膜均勻地鍍附在其他金屬表面的過程。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將物品浸入含有金屬離子的電解液中,並通過施加電流,使金屬離子在物品表面還原,形成一層金屬膜。

優點:價格實惠,並且在時尚飾品中廣泛使用,能呈現出多種美麗的顏色和光澤,外觀精緻。

缺點:由於金屬表面金膜較薄,長時間使用或在摩擦、碰撞等情況下,金膜可能會逐漸退色或出現磨損,這是一個自然現象。

包金 GF (Gold Filled):

包金是一種比鍍金更耐用的金屬處理工藝。它通過將金箔或金合金壓制並包覆在銅、銀等其他金屬基材上來實現。這種方法能夠使金層保持較長時間的光澤,並且比傳統鍍金更加耐磨損。

優點:相比鍍金,包金的金層較厚,能保持長期光澤,並且不易褪色,適合長時間佩戴。

缺點:由於金層較厚,包金首飾雖然能更長久地保持其色澤,但仍需注意避免劇烈碰撞或過度摩擦,以保持其美觀。

包金(Gold-Filled)製作流程說明

  1. 金箔製作:

    • 首先,選擇特定純度的金(例如10K、14K、18K等)來製作金箔。金箔的製作過程通常涉及將金屬熔化並製成極薄的金片。
    • 金箔的厚度通常會比鍍金層厚,這是包金的主要特點之一。

    金箔壓制:

    • 金箔通過機械壓制技術,將其壓縮並均勻地包裹在其他金屬材料(如銅或銀)上。這樣可以確保金層附著穩固,並保持良好的金屬光澤。

    高溫處理:

    • 壓制過程後,包金物品可能會進行高溫處理,進一步加強金層的附著力。這樣可以確保金層不易脫落,並且具有更高的耐用性。

    最終加工:

    • 最後,包金物品會經過打磨、拋光等工藝,使其表面光滑、亮麗,並且保持良好的外觀。

K金首飾保養建議

無論是 14K金18K金,或是其他K金首飾,適當的保養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,保持美麗光澤。

以下是一些實用的保養方法 :